才剛在部落格談到Toy Story的立體Zoetrope,沒想到今天就得以在北美館親眼目睹,好像跟皮克斯約好似的。
早上發現北美館皮克斯的展有包含這個作品,就迫不及待的押著一家人(利用父親節的特權,哈哈)趕到北美館。
10點50分,門口已經有人排了一條長長的隊伍在等著領講座的票(聽說有人八點多就來了)。
總共有200個名額,問問排在前面的先生,他們是第150號,還好來得及。
11:30準時發票,我們拿到的是152到155,拍照為證:
(像不像犯人的照片?!哈哈)
順利進入大廳,遵循買票的動線不知道繞了多少圈才到櫃枱
第一個講座主講人是Bill Cone,汽車總動員的藝術製作設計師(Production Designer),秀了不少汽車總動員的美術設定稿,作品有一定的品質,但有趣的還是看到他們的思考流程:如何發展一個視覺概念,並落實到整部電影。
另一件值得思考的是,他可以花五年的時間完成汽車總動員的美術設定,國內可以有這樣的製作環境嗎?
嗯⋯
還是看展覽吧。
哈!
展覽的內容其實大部分可以在皮克斯之前的出版品看到,不過看到原作時還是蠻感動的。
但是這次展覽有兩個重點展示是絕對值回票價:一個就是前幾天介紹過的立體Zoetrope,另一個就是透過4個HD投影機呈現的“藝術風景 Artscape”。
Toy Story的立體Zoetrope前幾天談過,這裡只稍作補充:
Zoetrope在這次展覽裡有了一個中文名字:幻影箱。
展示間外的主題牆上這樣寫著:幻影箱的原文意思是“生命之輪 Wheels of Life”,是十九世紀末一種相當受歡迎的家庭娛樂。這種裝置會快速旋轉一系列的連環圖畫,在發明電影前,幻影箱就展現出動畫的基本原理⋯。
好像沒有我之前解釋Zetrope來得清楚,不過又多知道了Zoetrope的原文意思,還不錯。
另外有個關於Toy Story Zoetrope的數據,也許你會有興趣,那就是它閃燈的頻率是每秒18次。
有機會試著數一數幻影箱上每一個角色的雕塑數目,你覺得會是多少呢?
再來談談“藝術風景 Artscape”
這個錄像裝置說穿了其實就是把展場裡精選的2D原創手稿拆解成3D圖層來模擬立體空間的感覺,再利用流暢的運鏡進出2D及3D的世界,4個HD投影機連接起來的超寬螢幕配上全場環繞音效,相當具有震撼力,強烈推薦!
花五年的時間制作美術設定!!!!.....
回覆刪除我怎摸覺得我只有五個月......
等我回台北...我一定要找機會去看看!!!